因需而生的合作
每个月都去越南指导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年以来,他平均每个月在越南一周。这是广西农科院研究员、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吕荣华这7年来的工作常态。实际上,吕荣华在越南工作了11年,期间在越南农业大学攻读了硕士及博士学位,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越南语,还在当地培养了不少农业人才,他笑称“自己的青春留在了越南的土地上。”
作为国际科技项目的实施者,他有幸见证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科技合作发展壮大的历程。广西农科院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实施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做出了很大贡献。
吕荣华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广西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了农业合作,最初的合作基于两国人民的互市边贸。比如越南农民在两国边贸中购买了中国农作物种子,却意外发现大多数品种适应强、产量高、口感好,因此有了更进一步的合作。
进入21世纪以后,合作进入快车道。2000年,由中国科技部和越南科技环境部共同创建的“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在越南河内第一农业大学(现名为“越南农业大学”)揭牌,成为当时中国在越南建立的第一个农业合作基地,翻开了中越农业科技合作的新篇章。广西农科院凭借扎实的科研能力和便捷的地理位置,成为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吕荣华等3名专家克服了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等重重困难,在异国他乡的绿色田野上开辟了农业科技合作根据地——示范基地。“2006年这个国际合作项目结束后,两国科技人员还保持着密切合作。基地培育出的瓜菜、水稻、玉米等一大批作物品种在越南进行推广。”吕荣华提起11年前的合作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目前,广西农业科学院在越南河内、谅山、兴安、北江等地建立农业示范基地7个,示范点50多个,示范推广品种200多个。在老挝建立农业示范点2个,在柬埔寨建立农业示范基地2个。示范基地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收入达上亿元。
因地而生的探索
相似的地理气候生态环境,使得广西许多农业品种、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东盟国家能够“生根开花”。
以越南为例,在各示范基地两国科技人员主要开展玉米、大棚甜瓜、陆地蔬菜以及杂交水稻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和高产栽培展示,每年试验示范甜瓜品种3-5个、蔬菜品种10余种、杂交水稻品种10余种,为更多的品种“落户”越南进行探索。2010年以来,示范基地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如杂交水稻品种“特优136”“银蝶糯106”糯玉米和“桂蜜12号”厚皮甜瓜等一大批品种,适合在越南中北部种植。“特优136”这两年累计推广种植约100万亩,越南海防农民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之一就是种广西农科院的甜瓜,每户瓜农一年平均能赚4万元-5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我国种子大量出口。
同时,由于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越南中北部与广西病虫害危害发生情况相似,联合开展病虫害防控防治也成为重要内容。例如水稻“两迁”害虫,这是一种来回迁飞(春季由越南到广西,再经广西进入我国其他省份,秋季又返回)的水稻害虫,曾让两国农业科技人员大伤脑筋。为更有效地研究和控制病虫害,2009年起,中越专家奏响了合作乐章。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水稻‘两迁’害虫迁飞、爆发与越南虫源的关系及可持续防控策略”“中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合作研究”,让广西农科院的专家与越南科技盟友在防控水稻天敌方面提供了联袂作战精诚合作的“实战”平台;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水稻‘两迁’害虫防控关键技术在越南集成与示范推广”及广西农业科学院派遣科技人员协助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赴越南实施“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防治合作”项目,在越南中北部种植了上万亩面积的水稻进行“两迁”害虫防控示范,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广西农科院与越南农业大学建立“联合防控实验室”,将我国病虫害研究“前移”,为国内病虫害防控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参考,同时也将病虫害防控于发源地,极大缓解了国内病虫害防控压力。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十二五”期间,广西农业科学院获得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的东盟国际合作项目共34项,其中与越南有关的项目20项。
因才而生的跨越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落差,使广西农科院成为不少东盟国家农业科技人员向往的“充电胜地”,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研人员前来交流、学习。
随着科技部“亚非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的开展,每年都有50多名来自越南、老挝、缅甸、斐济、智利、印尼等国家的科学家通过网络提交申请,希望能到广西农科院学习交流。
来自缅甸曼德拉科技大学的REEMON HTUN博士,是2016年申请到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开展甘蔗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的青年科学家。他告诉记者,中国和缅甸两国传统农业具有相似性,但双方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不多。目前,曼德勒科技大学正在和广西农业科学院商讨签订合作备忘录的事宜,共同开展农业研究。合作备忘录的签订意味着两国农业合作将正式开启划时代的意义。(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