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可持续发展筹资论坛在泰国举行 中国经验受肯定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7年08月23日16:13分类:泰国

核心提示:东盟可持续发展筹资论坛21日、22日在泰国清莱举行。这次会议由东盟秘书处、中国驻东盟使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举行,旨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东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扶贫减贫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在此次会议上得到了与会人士的肯定。

东盟可持续发展筹资论坛21日、22日在泰国清莱举行。这次会议由东盟秘书处、中国驻东盟使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举行,旨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东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扶贫减贫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在此次会议上得到了与会人士的肯定。

中国和东盟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等领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在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社会进步、加强生态文明等方面也面临着共同使命。据统计,在东盟地区,3600多万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状态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亚太局局长徐浩良说:“东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挑战,总体来讲,极端贫困率已经降到7%-8%,但是如果从多维贫困指标来说,贫困人口还相当多,而且很多人在贫困线附近,很容易就造成返贫。因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还非常大。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文教育、人力资源发展方面进行投入,能够帮助相对落后的东盟国家实现发展,这对于东盟的发展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东盟国家来说,扶贫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任务。在这方面,中国近年来也在和东盟展开合作,中国多个机构在老挝、柬埔寨等地开展扶贫援助项目,中国对东盟一些国家扶贫人才和经验方面的培训已经进行多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老挝副总干事穆拉利说,脱贫对老挝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老挝也设定了2020相关目标,但是面临不少挑战。国际组织和老挝政府在密切合作,中国可以提供很多借鉴,“在这个会议上,我想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国来学习一些经验。这些问题在中国也曾经出现过,但在较短时间内就被克服了。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我想不明白,为何我们只有六百多万人口却做不到。所以我想中国有太多的经验需要我们学习了。”

在徐浩良看来,这些经验当中,有一些中国特色的经验和措施值得肯定,“中国发展经历实际上是一个政策创新的经历,40年来政策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国现在强调精准扶贫,中国关于贫困户的统计数据可以到村到户,这样的投入没有非常明确的政治导向是做不到的。中国政府在扶贫中保持开放性思维,不断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国最初推出的小额贷款是学习了其他国家,后来一直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比如丰富付款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付款方式,使扶贫措施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政府有强有力的统计系统,但是也愿意保持开放的姿态,愿意接受国际机构对中国发展状态的评估,用他们自己的方法评估,产生新的讨论。我认为,这也是中国扶贫成功的重要因素。”

除了扶贫和减贫,在能源、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仅在具体的资金支持领域,中国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向东盟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援助,以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救灾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为东盟提供了两期各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专项贷款。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玉刚说,在调研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东盟当地普通民众有走出大山看看外部世界的愿望,他们渴望改善基础设施,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基础设施发展本质上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并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并不是一些人误解的那样。所以,我们的一些理念、元素和经验怎样和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起来,我们在做方案和项目设计的时候,是应该去考虑的。”

陈玉刚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不断深入,未来双方在语言、技能和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也可以有更多合作项目。

目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也在创新一些合作机制。比如利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构建一种务实、高效的新合作模式,造福区域人民。中国驻东盟使团参赞柯友生说,相关方面还在制定新的行动计划,希望有更多造福区域民众的政策出台,“我们一起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特点就是务实,行动要快,目标准确,我们不希望和其他机制一样只是政治对话,我们希望务实、出成果。实际上已经有一批早期成果了。我们现在正在逐步推进。随着新的行动计划出台,我们相信下一步一个个的项目都会出台。尤其是在减贫、可持续发展方面,这都是重中之重。涉及中国和流域国家民生的项目,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泰国记者 李晓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黄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