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口岸人气渐旺 外贸形势入春回暖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出入境政策随之优化调整。在广西,多个边境口岸已恢复正常化运行,再现车水马龙景象;企业忙生产、赶订单,外贸形势不断好转。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出入境政策随之优化调整。在广西,多个边境口岸已恢复正常化运行,再现车水马龙景象;企业忙生产、赶订单,外贸形势不断好转。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以广西南宁和云南昆明为起点,以新加坡为终点,纵贯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大陆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
记者日前走访看到,友谊关口岸已恢复正常化运行,人员货物往来密切,再现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装载着东盟进口水果和中国出口机电百货的货车往来不断,报关员、货代等骑着平衡车穿梭于车流间。
春节期间,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开行量同比增幅创历年新高。西部陆海新通道破解我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难题,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发展新机遇,正绽放出勃勃生机。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出入境政策随之优化调整。在广西,多个边境口岸已恢复正常化运行,再现车水马龙景象;企业忙生产、赶订单,外贸形势不断好转。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以广西南宁和云南昆明为起点,以新加坡为终点,纵贯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大陆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
春节期间,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开行量同比增幅创历年新高。西部陆海新通道破解我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难题,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发展新机遇,正绽放出勃勃生机。
“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层塔……”还记得这首脍炙人口、描绘东南亚各国风情的歌吗?兔年伊始,随着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更多东南亚国家在春节档期喜迎中国游客。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折合1891.3亿美元,同比增长8%。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
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商而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的一个重大利好在于关税降低带来进口成本下降和出口机遇增多。
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累计发送货物112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190万吨。
作为全球发展倡议在老挝落地的首个项目,中方将向世界粮食计划署及老挝教育和体育部国家校餐计划援助930吨大米和120吨鱼罐头,为老挝8个省1400多所小学超过13万名学生提供校餐,助力老挝基础教育发展和儿童营养保障。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水果贸易不断增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金额152.2亿美元,其中东盟的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合计占比超过60% 。
不少东盟国家农产品企业经营者表示,随着RCEP一系列规则逐步落地,区域内贸易成本明显降低,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让他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